A技术问答
问: 螺杆空压机的止逆阀在什么位置? 在系统内有什么作用 ?
答: 单根据功能,机器上应当有多个止逆阀。主机排气管到油分离器之间有、最小压力阀是有止逆作用。前者是机器停机后防止油倒灌到主机,最小压力阀止逆作用是防止外部压力倒灌入机器。
问: 断油电磁阀有何作用?主机内部有一个临时的储气罐吗,进气和排气阀在在主机的两断吗?当进气和排气阀坏时,如何修理?
答: 断油电磁阀是防止机器停机后,切断供油。螺杆机器的主机中没有储气能力,进气/ 排气可假设在转子的两端,而进 / 排气阀门都是主机外设。进气阀只能进行调整,排气阀只是一个止逆阀,如果功能不能进行必须更换。
问: 若发现分离器压差达到0.6BAR 以上 ( 极限 1BAR) 或压差开始有下降趋势时应停机更换分离芯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此分离器是指油分离器还是水分离器 ?
答: 分离器压差超过0.6BAR 必须更换油分离芯,这是因为机器卸载是以分离后压力作为定值,当压差超过上述值时,分离前压力将高于额定压力以上 0.6BAR ,电机将超负荷而过载。这里所描述的都是油气分离器而非水分离器。
问: 请问分离前压力是什么意思
答: 分离前压力就是主机压缩后,油和气混合物压力。
问: 螺杆空压机的油分离器上的安全阀如何校验,校验期多少?机组如何实现其自动排气?最小压力阀有什么作用?进气阀和排气阀都是自动控制的吗?
答: 1 )安全阀由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规定检测。 2 )放气电磁阀失电放气 3 )最小压力阀是保持系统压力在规定的压力下,同时缓冲压差对油分离元件的伤害。
问: 离心式空压机叶轮结垢,影响动平衡,需停机清理叶轮,有没有不停机,保证叶轮少结垢,或停机不拆冷却器清叶轮的方法?
答: 压缩机叶轮结垢与运行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清洗叶轮时需要拆除冷却器。
问: 我有一台机器, 现需要通过远控来开关机及获取报警信号 , 下列操作是否可以实现我的需要 : 1. 通过外接 INTELLISYS CONTROLLER 上的 3 号 4 号接点和 5 号 6 号接点 , 用于 START 和 STOP 机器 ; 2. INTELLISYS CONTROLLER 上的 32 与 33,33 与 34 为开关量 , 取其中之一来获取报警信号 ; 3. 同时把机器设置成 REMOTE S/S. 如果不设置成 REMOTER S/S 是否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
答: 您的观点相当正确,通过控制器上专用的远程控制接点来完成。而您所提到的没有把REMOTE S/S 激活的话,通常是不能保证功能的实施。
问: 你好, 油路应该怎样清洗 , 机头怎样维修清洗
答: 油路可以使用专用清洗剂(积炭清洗剂),主机一般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服务。
问: 现在我们有一套设备是生产光通接头上的,但最后的工序是用吹去表面的水达到风干的作用。我们配了一台国产的螺杆式空压机,后处理用的是一台冷冻干燥机及三支“DH ”的过滤器。我们有检查过委多地方都没有问题,但做的效果还是不达标。表面有微尘。检测标准是用 200 倍的电子显微镜观测表面,不能有异物。
答: 您谈到的问题很好,这往往被人忽视的问题。通常颗粒式过滤器配合精密过滤器能去除0.01 微米颗粒物。但是由于传统钢管在高压冲击下,表面不断有杂质脱落。如果管路中还有少量水份的话,钢管还将受到侵蚀,这样管路中微尘就不足为怪了。如果选用英格索兰超级管路进行改造,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问: 我有一台冷干机,使用了4 年了,最近才发现根本没有作用。空气管路里面一直有很多的水,储气罐每天都排 3 次水,可是还是很多水。后来发现冷干机根本起不到除水效果,因为很少的时候看到有水出来,打开排水阀,就可以放出空气,但是没有水。打开自动排水阀,除了里面有些脏东西的以外,没有堵塞。冷干机运行情况正常:压缩机正常工作,蒸发温度为 4 度,进气温度和排气温度没有什么温度差。请教!
答: 根据您描述的排污阀中排不出水,可以推测冷干机工作状况不好。外部应当检查压缩空气进气温度、进气流量是否在冷干机所规定的范围内。而冷干机应当对冷媒量作一检测,通过检查运行电流、或检测蒸发/ 冷凝压力来评估。
问: 我们的机器最近运行中出现机组排气压力持续上升,0.75 的机器到了 0.8-0.9MPa 但是还能加卸载,这是怎么回事呢 / 调节完压力开关后。正常一段时间又反复。
答: 从贵单位机器出现的情况分析,压缩机的压力开关设置值出现漂移。通过调整,振动下又漂移是压力开关的锁定有问题。更换器件可以解决。
问: 我公司有两台英格索兰空压机,用相同的冷却水降温,但是,两台空压机的排气温度却相差甚大,这是为什么?请赐教。
答: 根据您的描述,我们推测,1 )冷却器的冷却效果差异,比如冷却器内部结垢情况; 2 )机器载荷情况,如果两台机器压力设置差异将影响排气温度; 3 )机器水管连接方式,为适合不同的工况,英格索兰机器水管连接方式可调,通过阀门调节,或串联或并联; 3 )贵公司水管的布局,如果采用串联接法必将造成机器温度不一。
问: 风冷机排气温度高报警停机, 按“显示”排气温度为 110 ℃,请问如何处理。
答: 可以检查排气温度是否过高,如果高可检查油。冷却系统是否过脏;油是否过脏;如果不然看温度传感器是否有问题
问: 请详细说说冷煤偏多,偏少,对制冷量的影响。
答: 冷媒量不够, 使机器蒸发压力达不到规定压力 , 机器运行间断、压缩机表面结霜、压力露点到不了所需温度。冷媒量超出规定值使压缩机负荷大。
问: 请问16 立方或 20 立方船上散装水泥槽缸送料用适合哪种压缩机???
答: 用螺杆压缩机,排气量将由输送速度决定。有关这问题请参阅相关资料。
问: 我公司一台无油螺杆机(排气量40M3 ,排气压力 8 公斤),工作压力在 7-8 公斤,但空压机频繁卸载,不知何原因,特请教!!谢谢。
答: 可采取多级流量调节即可空压机的加/ 卸载是为了满足气量的需求,如果车间用气大,空压机全载工作,如果用气量小,空压机间隙供气,所以机器加 / 卸载。贵单位机器出现加 / 卸载频繁,一定是用气情况发生了变化,建议用高效节能控制器,进行压力恒定调整,以节约消耗的电能。还有一种特例,系统部件如过滤器、干燥机等年久欠保养,形成压差阻力也会造成空压机频繁加 / 卸载。
问: 我怎样能知道通过冷冻干燥机后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含量?经过冷冻干燥机后,压缩空气的水分是否会随管路的长度变化?
答: 准确测试只能通过压力露点的测试。但是此项测试较麻烦,且测试仪器昂贵。压力露点不应当随管路长度变化而变化。
问: 请问R22,R134a,R404a 都是一个压力?
答: 冷媒工作压力是不同的。
问: 都说压缩机软启动器很好,谁能告诉我,这有些什么优点?
答: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果向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冷杯子里直接倒开水杯子会炸,但是如果先用点温水荡一下以后在加开水杯子就不会炸了。电动机就像杯子,而软启动器就是温水。
问: 我是新手,请教各位,冷干机的冷媒高压和低压正常值应该是多少?谢谢!
答: 冷媒高压称冷凝压力,其读数应为1.4 ~ 2.5Mpa ,若低于此范围,检查并调整风机压力开关设定值;低压称蒸发压力,通常范围在 0.4 ~ 0.55Mpa ,若不在此范围应当调节热气旁通阀的螺杆。
问: 冷干机的冷凝水带有緑色,压缩后的气体也是一样
答: 从反映的情况推测,后冷却器内部有铜锈,请检查环境中有无对铜腐蚀的气体。
问: 两台空压机并联,因为压力控制器不可能完全同步,因此实际运行时间不一样。是否可以只用其中一台的压力控制开关来同时控制两台机器的工作。等待你的回复!
答: 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必须经过复杂的电路改动。增加中间继电器,由此触点串接到另台机器的气量控制回路上,同时精调整压力开关,是两台机器压力控制点符合此逻辑。
问: 我单位使用的贵厂生产的离心式空压机(800 )震动较大,需要作动平衡,请问一级、二级叶轮的剩余不平衡量是多少?
答: 该动平衡量为小于50 毫克。
B双螺杆压缩机与单螺杆压缩机之比较
一? 力平衡方面
单螺杆压缩机:螺杆承受的径向和轴向气体力可以自动平衡,星轮齿承受气体力,要求星轮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双螺杆压缩机:螺杆转子承受较大的径向和轴向气体力,要求螺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二? 制造成本方面
单螺杆压缩机:螺杆和星轮轴承可选用普通轴承,制造成本较低。
双螺杆压缩机:由于两螺杆转子负荷比较大,要求选用精度较高的轴承,制造成本较高。
三? 可靠性方面
单螺杆压缩机:单螺杆压缩机的星轮是易损部件,除对星轮材料有较高要求外,星轮还需定期更换。
双螺杆压缩机:双螺杆压缩机中没有易损件,无故障运行时间可达 4 ~ 8 万小时。
四? 效率方面
在新机状态下,单螺杆压缩机和双螺杆压缩机的效率基本相同。随着运行时间增加,单螺杆压缩机的星轮磨损将导致气量减少和效率降低。
五? 噪音和振动方面
单螺杆压缩机和双螺杆压缩机的噪音和振动基本相同。
六? 加工设备方面
单螺杆压缩机:没有成熟的专用加工设备,进而导致产品的性能不是很稳定。
双螺杆压缩机:已有成熟的螺杆专用铣床和磨床,可确保产品性能稳定。
七? 操作和维护方面
单螺杆压缩机和双螺杆压缩机的日常操作和维护基本相同。
八? 适用性方面
单螺杆压缩机:适合用于高排气压力的场合,如高压空气压缩机、制冷压缩机和天然气压缩机等。
双螺杆压缩机:由于受到转子刚度和轴承负荷等方面的限制,双螺杆压缩机只能适用于中、低压范围,如动力用空气压缩机、制冷压缩机和低压天然气压缩机等,排气压力一般不能超过4.5MPa 。
C吸附式干燥器的运行与选型
作者: 李大明、王保明
摘要:作者依据多年从事压缩空气净化设备、尤其是吸附式干燥器的设计、实验、运行及指导选型的经验,分析了对吸附式干燥器运行影响颇大而又易忽视与混淆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与选型方法,并对三种形式的吸附式干燥器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比较。
一、前言
现代工业及自动化生产中大量应用压缩空气,日益发展的现代工业技术又对气源提出了不同品质等级的要求。无论使用何种空气压缩机,当压缩比大于3时[1],经冷却或长距离管道输送,一般都会有冷凝水析出。冷冻式干燥器因其工作原理和结构所限,压力露点设置不允许低于2℃,而换热效率与分水效率决定了其出口真实露点不可能达到蒸发器的设定值,实测露点多在5~15℃之
间。所以,冷冻式干燥器虽有运行费用低(约为吸附式干燥器的1/3~1/5)之优点,但由于干燥度低,对于寒冷地区的室外用气和长距离管道输送(包括室外贮气罐)的室内用气以及制造工艺要求深度干燥的应用场合,如精密仪器、电子、喷涂、射流控制、聚酯喷丝等则大量使用吸附式干燥器。本文将重点对吸附式干燥器的运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求对不同行业与类型的用户合理选择净化设备、提高产品等级有所帮助。
二、吸附的基础理论与干燥器工作原理
吸附是因吸附质与吸附剂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发生吸附质分子相际转移的一种现象。
压缩空气的干燥常采用物理吸附方法。当待干燥的压缩空气与吸附剂充分(无时间限制)接触时,空气中的水分子扩散到吸附剂上并因范德华引力而被吸附。与此同时,被吸附的水分子因本身的热运动及外界气态分子碰撞,有一部分离开吸附剂表面返回气相,即发生脱附。当同一时间内水分子的吸附量与脱附量相等时,就达到了一个动态吸附平衡,此时吸附与脱附过程均在进行,但速度相等,这种动态吸附平衡是在一定温度与压力条件下建立的。当温度和压力改变时,系统原有的平衡关系将被打破而建立一个新的平衡关系。图1、2[2]所示为水在各种吸附剂上的吸附等温线和等压线,它描述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特性。由图可知,一定温度下,水的吸附量随气相中水气分压增大而增大一定压力下,水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即在低温或高压下水分被吸附,在高温或低压下水分被解吸。干燥器正是依此原理而工作的。
吸附式干燥器一般采用双塔式,一塔进行吸附,另一塔进行解吸。依再生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无热再生式干燥器,有热再生式干燥器和微热再生式干燥器。无热再生干燥器的实际工作过程分吸附、再生、均压三个阶段,微热与有热再生干燥器则由吸附、再生、吹冷、均压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循环。工作时,压缩空气交替流经 A 、 B 两个充满吸附剂的塔式容器,一塔在工作压力 ( 高水气分压 ) 状态下吸附时,另一塔则在接近大气压 ( 低水气分压 ) 状态下 (PSA 法 ) 或受热状态下 (TSA 法 ) 解吸,然后按所设定的程序切换两塔交替工作。
三、影响干燥器运行的因素
吸附式干燥器的设计一般是依据以下相关条件与选择性参数进行计算,最终确定吸
附剂装填量[ 1 ]、[ 2 ]和结构的:
现场条件 -- 环境温度,空压机类型,系统配置
进口工况 -- 压力,温度,流量
出口式況 -- 露点,压力损失,有效供气量
运行条件 -- 露点控制方式,供需平衡
选择参数 -- 吸附剂种类,动态吸附量,工作周期,安全 ( 富裕 ) 系数,空塔流速,
接触时间,再生气加流比,加热器功率,时间程序等。
制造厂商一般按照行业约定的标准工况,即进气压力 7bar ,进气温度 35℃ ,环境温度 25℃ ,压力露点 -20℃( 或 -40℃ , -60℃) 以及依据不同再生方式确定的回流比进行设计。当干燥器在规定工況下运行时,其效率将会得到的发挥。只要用户依据自身的处理气量与需求,选择相适应的配套干燥器,就可获得所需品质要求的干燥空气。反之,若运行条件距规定工况相差甚远而又不采取相应措施,将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工作效率,严重时甚至无法获得所需品质产品气,并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对干燥器正常运行影响颇大而又易被忽视的因素:
1. 微量油累积
一般行业所指的无油润滑活塞式空压机(迷宫式、填料带正压保护以及小功率全无油机除外)排气中仍有一定量的润滑油存在,依其结构和规格不同约有6~15mg/m3。国产无油活塞式压缩机极少提供含油量指标,唯有柳二空的VHN系列无基础无油润滑压缩机(根据英国Bellis SS&Morcom公司生产许可证、按国际标准制造并获该公司认可)在其技术参数中注明气体含油量指标≤8ppm.W(相当于10mg/ m3)。与无油活塞机含油量相当的喷油螺杆空压机,其含油量依油气分离器效率与排气温度的高低,一般可认为在5~15 mg/ m3,取两者中值即10 mg/ m3。以10m3/min排气量空压机为例,运行一年,微量油累积量为:
10mg×10m3/min×60min×24h×300d=43.2Kg/年
如此之多的润滑油进入吸附干燥器内所引起的后果不难想象。无怪乎许多用户反映所购买的国产干燥器每年都需更换吸附剂。
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是在干燥器进气口前设置除油过滤器,以降低进入干燥器的气体含油量。我公司引进德国超滤公司生产的精密除油滤芯而组装的高效除油过滤器可使滤后气体含油量指标降为0.01~0.5 mg/ m3,能有效地防止微量油累积造成的吸附剂中毒,保证其使用寿命在5年以上。
2. 进气温度
进入干燥器的压缩空气为饱和或过饱和湿空气(含有一定量的游离水)。表1所示为不同温度与压力下压缩空气的饱和含水量。从表中可以看出:同等压力条件下,温度每提高5℃,饱和含水量增加30%左右,也即进入干燥器的水份负荷增加30%左右;此外,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见图1),故随进口气体温度的升高,干燥器的干燥效率下降。由实验结果分析,进气温度每提高5℃,成品气出口露点将升高8~10℃;如果压缩机后冷却器之后不设分离过滤装置或分离过滤效率低下,致使液态水进入干燥器,则会进一步恶化干燥效率。
表1 压缩空气的饱和含湿量(g/Kg)
温 度
℃ |
空气压力(MPa)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20 |
3.6554 |
2.9209 |
2.4322 |
2.0835 |
1.8223 |
1.6193 |
1.4570 |
25 |
4.9703 |
3.9699 |
3.3047 |
2.8305 |
2.4753 |
2.1993 |
1.9786 |
30 |
6.6654 |
5.3209 |
4.7278 |
3.7914 |
3.3149 |
2.9449 |
2.6491 |
34 |
8.8780 |
7.0822 |
5.8907 |
5.0423 |
4.4076 |
3.9147 |
3.5211 |
40 |
11.6835 |
9.3118 |
7.7406 |
6.6230 |
5.7874 |
5.1391 |
4.6213 |
45 |
15.2837 |
12.1671 |
10.1063 |
8.6425 |
7.5491 |
6.7013 |
6.0246 |
所以,对于风冷压缩机或循环水冷却的压缩机需小心处理,尽可能降低进气温度和提高液态水分离过滤效率。否则就应考虑扩大干燥设备容量,即向上一档选型。
3. 工作压力
从表 1 还可以看出,压缩空气饱和含水量 ( 进入干燥器的负荷 ) 与压力成反比,即工作压力愈低,干燥器负荷愈高;且经节流小孔引出的再生气量与压力成正比[ 4 ],工作压力的下降会导致再生气量的减小从而使干燥器再生效率降低,进而使吸附能力下降;此外,压力降低使塔内容积流速提高,还会导致动态吸附容量的下降,三项叠加效应的结果必然引起产品气出口露点上升。尤其是依变压吸附原理工作的无热再生式干燥器对压力下降十分敏感。故一般都对工作压力的下限提出要求,多以不低于规定工况工作压力的 1/2 为下限。
除压力的下降会降低干燥器效率外,较大范围的压力波动亦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这是因为容积式压缩机的排气压力 ( 包括过滤器、干燥器的气源系统压力 ) 受背压的影响,由供需平衡关系决定。当用气量大于供气量 ( 质量流量 ) 时,系统压力下降;反之则升高。长期运行,除造成产品气品质波动过大外,亦会降低干燥器的使用寿命。
所以,在此类工作压力波动范围较大的应用场合,可附设压力维持阀,尽可能保证设备在稳定工况下运行。如笔者最近做的一个电厂除灰项目,供给仓泵的压力在 2~6bar 范围呈规律性波动循环。为此,在干燥器出口处增设了一个压力维持阀,使干燥器的工作压力稳定在 4~6bar 间,并对吸附剂装填量、加热器功率及节流孔径进行了调整,以确保成品气的质量要求。
4. 再生气量
再生气亦称清洗气,其作用是将干燥剂所吸附的水分解吸并带出干燥塔。再生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所选择的再生气回流比的不同。无热再生式干燥因其所需的解吸能全部来自于成品气,故再生气量大,约等于全部处理气量的压力分之一。这是依据吸附与再生塔内等容积流速的原则,即再生清洗时脱附水分总量与工作时吸附水分总量相等的原则确定的。由于吸附与解吸的不完全可逆性[ 2 ],再生气回流比一般均大于 1 。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水负荷低 ( 冷干机后设置的吸附式干燥器 ) 和短流程 ( 切换时的减压排空本身也是一种强解吸行为 ) 等场合。微热再生式的解吸能约一半取自产品气,一半取自电加热器,所需再生气耗气量 ( 包括余热再生与吹冷 ) 约为 7% 。有热式干燥器的大部分或全部解吸能取自于被加热的环境空气,但吹冷阶段则仍全部使用产品气,其再生气回流比约为 4-6% ,也有所谓的 " 零排放 " ,即再生与吹冷均使用环境空气,无任何产品气损失。如德国超滤公司推出的 HRS 系列外加热干燥器,其产品气消耗量为 0% 。
值得注意的是,微加热再生气瞬时流量不可过小,否则会降低作为热载体的再生气传热效率,造成局部过热而大部无热,破坏吸附剂结构与性能,同时流量过小会使流速过低,易形成因气流穿越吸附层短路而形成 " 烟道效应 " 导致无法均匀传热与有效解吸。
5. 结构设计与程序控制
虽从原理上讲,三种形式干燥器在能量消耗方面趋于相同,即在干燥过程中付出多少吸附能,在解吸时就需补充多少解吸能。但由于型式、结构、程序设计等方面的差异,约有 50% 的解吸能取自于外加热器。再生气经外加热器换热后携带热量进入解吸塔进行高温解吸。在相同的外加热条件下,加热器结构形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换热效率,从而直接影响着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效率。当热空气进入吸附塔后,热气流的走向方式又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吸附剂的再生状况,因潮湿的吸附剂热容量远大于空气,加之再生气量小,流速低,热载体与吸附剂间有充分的时间交换热量。因此,二者一经接触,其热量就被吸附剂吸收而在塔顶形成局部高温。且因吸附剂导热性能差,故此高温带移动缓慢,难以在塔内形成热量的均匀分布而使再生效率降低,局部过热亦会破坏吸附剂的性能与结构,并造成能量损失 ( 热量向周围散失 ) 。目前国内大部分微热式干燥器均存在此类缺点,从而影响了干燥器的应用。此外,在装填密度、强化传热的导管、热管以及时间程序设计的优化和增设脉冲排气 ( 水 ) 、导热吹冷、在线露点控制等方面,亦有一定的节能潜力可挖掘。本公司在多年设计与运行基础上,大胆创新,所设计的双层式电加热器体积小,换热效率高;新颖的气流分布器有效地克服了局部过热、再生效率差的缺点,能地利用电加热功率,使微热式干燥器的整体性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四、三种吸附式干燥器经济技术分析 ( 见表 2)
五、结论
综上所述,从根本上理解吸附式干燥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思路,正确分析并掌握对其吸附性能、工作状态产生影响的因素与方式,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系统配置,可使干燥器在尽可能良好的工况条件下运行,从而获得高品质的产品气,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以期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六、参考文献
[ 1 ] 陈永江 《容积式压缩机原理与结构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 1985
[ 2 ] 徐明等 《压缩空气站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
[ 3 ] 铃木廉一郎 《除湿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 4 ] 施振球等 《动力管道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
表 2 注解:
① 若采用分子筛吸附剂,再生气量大于 15% ,则大气露点可达 -80℃ 。
② 以 40m3/min 干燥器为例作定性分析,设定空压机功率为 250KW ,压力露点 -40℃ ,工作压力 7bar 。
③ 250 是指空压机电功率。
④ 再生气耗量,分别取 14% 、 7% 和 5% 。
⑤ 实用系数,分别取 90% 、 50% 和 30% 。
⑥ 电加热器 ( 外加热包括风机 ) 功率,分别取 18KW 和 78.2KW 。
表2 吸附式干燥器经济技术分析比较
型式项目 |
无热再生式 |
微热再生式 |
有热再生式 |
工作原理 |
变压吸附/ 再生 ( PSA 法) |
变压吸附/ 再生 变温吸附 / 再生 |
变温吸附/ 再生 ( TSA 法) |
干燥程度 (大气露点 ℃) |
-40~-60 |
-40~-80 |
-40~-80 |
经济处理气量 ( Nm 3 /min ) |
0.3~20 |
10~200 |
10~200 |
吸附塔相对尺寸 |
1 |
1~1.5 |
1.5~2 |
工作压力 ( bar ) |
4 |
1 |
1 |
再生气温度 (℃) |
20~35 |
150~250 |
200~380 |
循环(全)周期(h ) |
5~20 ( min ) |
2~8 |
12~24 |
吸附剂种类 |
铝胶、分子筛 |
铝胶、分子筛 |
硅胶、铝胶 |
加热设备 |
无 |
中 |
大 |
再生气耗量(7bar ) |
12~16% |
6~8% |
4~6% |
综合耗能指标 |
1 |
0.85 |
1.15 |
装置系统图 |
|
|
|
价格比 |
1 |
1.3 |
1.65 |
能耗(KW.h) |
250 × 14% × 0.9=31.5 |
250 × 7%+18 × 50%=26.5 |
250 × 5%+78.2 × 30%=36 |
综合 评价 |
优点 |
结构简单、一次性投资低 |
综合了PSA 和 TSA 二者的优点,避其弱点,属第三代吸附式干燥器。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好 |
再生气耗量小,工作周期长 |
缺点 |
再生气耗量大、切换频繁 |
结构复杂、制造与使用成本高 |
应用场合 |
中小型、中高压 |
中大型、低中压 |
中大型、低压 |
|
|
|
|
|
|
|
|
|
|
|
|
|
|
25 、 控制灰尘( dust control )
从气体流系统中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分离出来的全过程,(广义地说:该作用也体出灰尘分离器的结构和功能中)。
26 、尘埃分离器( dust separator )
分离悬浮在气体系统中的固体颗粒的设备。
注:一尘埃分离器以下述列举的工作原理或结构进行工作。
重力
惯性
离心力
电
纤维层
填充塔
泡罩洗涤器
层状洗涤器
喷嘴滤清器
27.1 流出物( effluent )
从给定液体源中流向外面环境的任何液体。
27.2 (见 27.1 effluent )
一个描述从给定液体源中排出任何液体的通用术语。
注:如果广义地说,有时英语 : effluent (流出物)也可用来表示这个术语的意思。
28 、分粒( efutriation )
当颗粒悬浮在流体中时,利用颗粒间明显的重量差别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29 、当量直径( equivalent diameter )
一个球形颗粒的直径,这个球形颗粒与所测量的颗粒有相同的几何,光学,电学或空气动力学特性,滤网当量直径是一个圆孔的直径,通过这个孔的通注量与通过方形孔滤网的一样,当量直径由所滤的颗粒尺寸大小,形状而决定。
30 、截取( capture )
将固体颗粒,液体颗粒或者气体从他们各自的流体源中分离出来。
31 、过滤器( filter )
把悬浮在气体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分离出来的一种装置,这种装置一般由多孔网或纤维网组合装配而成(广义地说,这一术语也应作于油浴装置和一些电设备)。
32 、过滤介质( rilter medium )
过滤器的一部分,所过滤出的颗粒残留在其上或其中。
33 、过滤作用( filtraltion )
通过过滤器把悬浮在气体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分离出来(广义地说,这一作用体现在过滤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中
。
34 、飞扬的灰尘( fly ash )
燃烧气体形成灰末。
35 、烟气( fume )
悬浮状态的固体颗粒,一般它是由于冶金过程,金属物质蒸发后由气态凝而成的,经常伴有化学反应,比如氧化等。
36 、烟雾( fumes )
在一般应用中,也许是由于化学过程而产生的散发令人讨厌的怪味的气味。
37 、气体净化器( gas-purifier )
从混合气体中全部或者部分地除去一种或多种组分的装置。
38 、沙砾( grit )
大气或者燃料中悬浮的固体颗粒。
[ 在英国( UK ),颗粒尺寸大于 75um (见 23 灰尘) ]
39 、防护罩( hood )
萃取系统的进口上装的一个装置。
40 、碰撞作用( impaction )
两个颗粒相互正面冲击,或者颗粒与固体或液体表面的冲击。
41 、碰撞作用( impaction )
颗粒表面的接触作用。
42 、湿气( mist )
气体中悬浮着的微滴。
43 、颗粒( particle )
小的分散的固体或液体物质。
44 、颗粒大小分析( particle size analysis )
是一门关于测量颗粒尺寸和确定颗粒形状的科学。
45 、颗粒大小分析,颗粒测量分析( particle size analysis gramulometric analysis )
获得颗粒尺寸(颗粒测量)的全部过程。
46 、颗粒尺寸分布,颗粒测量分布(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anulome distrbution )
用某种方法或仪器测出样品颗粒的当量直径,给出当量直径的规定范围内的颗粒比例并将所得的结果以数据表格或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47 、穿透率( penetation ;transmission )
离开过滤器,尘埃分离器或者微滴分离器的颗粒量与进入的颗粒量之比。
48 、污染物( pillutant;contaminant )
存在于液体或固体中任何不希望有的固体,或者气体物质。
E〖单位换算〗
用于气动的SI 单位制
量 |
符号 |
SI 制 |
名称 |
附注 |
|
1 、基本单位: |
|
质量 |
(m) |
Kg |
千克 |
|
长度 |
(s) |
(m) |
米 |
|
时间 |
(t) |
(s) |
秒 |
|
温度 |
T |
K |
温度 |
0℃=273.16K |
温度(摄氏) |
(t), θ |
℃ |
摄氏温度 |
|
|
2 、导出单位: |
|
半径 |
(r) |
(m) |
米 |
|
角度 |
αβγδε |
1 |
弧度(m/m) |
|
面积、截面积 |
A , S |
(m 2 ) |
平方米 |
|
体积 |
V |
(m 3 ) |
立方米 |
|
速度 |
(v ) |
(ms -1 ) |
米每秒 |
|
角速度(转速) |
ω |
S -1 |
弧度每秒 |
|
加速度 |
(a) |
(ms -2 ) |
米每秒平方 |
|
转动惯量 |
J |
m 2 Kg |
|
|
力 |
F |
N |
牛顿 |
|
重量 |
G |
N |
重力加速度 |
9.80665ms -2 |
功 |
W |
J |
焦耳= 牛顿米 |
=kg.m 2 s -2 |
势能(位能) |
E,W |
J |
焦耳 |
|
动能 |
E,W |
J |
焦耳 |
0.5mv 2 |
扭矩 |
M |
J |
焦耳 |
|
功率 |
P |
W |
瓦特 |
=J.S -1 |
|
3 、与压缩空气相关的单位 |
|
压力 |
P |
Pa |
帕斯卡 |
=N.m -2 |
标准体积 |
Vn |
Mn 3 |
标准立方米 |
在P=0 ℃ |
P=760mmHg |
|
体积流量 |
Q |
Mn 3 S -1 |
标准立方米每秒 |
|
能量 |
E,W |
N,m |
焦耳 |
Pa.m 3 =N.m |
功 |
P |
W |
瓦特 |
p.Q=N.m.S -1 =w |
加在十次方倍数前面的序数
次方 |
序数名称 |
符号 |
次方 |
序数名称 |
符号 |
10 -1 |
分 |
(d) |
10 1 |
十 |
da |
10 -2 |
厘 |
(c) |
10 2 |
百 |
(h) |
10 -3 |
毫 |
(m) |
10 3 |
千 |
K |
10 -6 |
微 |
(u) |
1 06 |
兆 |
M |
非公制单位
下表列出了公制单位和英制单位的换算关系。
英制单位
量 |
公制(m ) |
英制(e ) |
系数m — e |
系数e — m |
质量 |
Kg |
磅 |
2.205 |
0.4534 |
|
(g) |
盎司(英两) |
0.03527 |
28.3527 |
长度 |
(m) |
英尺 |
3.281 |
0.3048 |
|
(m) |
码 |
1.094 |
0.914 |
|
(mm) |
英寸 |
0.03937 |
25.4 |
温度 |
℃ |
℉ |
1.8+32 |
( ℉-32 ) /1.8 |
面积 |
(m2) |
平方英尺 |
10.76 |
0.929 |
|
(cm 2 ) |
平方英寸 |
0.155 |
6.4516 |
体积 |
(m 3 ) |
立方码 |
1.308 |
0.7645 |
|
(cm 3 ) |
立方英寸 |
0.06102 |
16.388 |
|
(dm 3 ) |
立方英尺 |
0.03531 |
28.32 |
体积流量 |
(mn 3 /min) |
(scfm ) |
35.31 |
0.02832 |
|
(dmn 3 /min)(1/min) |
(scfm ) |
0.03531 |
28.32 |
力 |
N |
磅力(bf ) |
0.2248 |
4.4484 |
压力 |
Bar |
磅力/ 平方英寸( psi ) |
14.5 |
0.06895 |
压力
必须注意是 ISO 规定的压力,单位是帕斯卡( Pa )
1Pa=1N/m2( 牛顿 / 米 2)
"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12~24